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寒冬下,出路在哪?|「冲破寒冬迷雾」闪聊回顾

X TechXAcademy 2022-12-14


疫情下经济形势走低、科技产业迎来寒冬,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将我们潜心学习的时期拉得更加漫长。迎接寒冬的考验,怎样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成为许多人的普遍焦虑。


今年感恩节, TechXAcademy 面向 XA 校友发起了“校友巡航计划”,在幻想家电台「冲破寒冬迷雾」的主题闪聊中,我们邀请到了目前深耕于可持续设计、医疗咨询、创意内容等领域的校友嘉宾,一起聊了聊如何度过低谷期,以及接下来的新转机。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贝茜,从数学高材生到自由插画师的跨越,尽管少了科班出身的背景优势,却让她锻炼出创业时所需的快速学习能力;选择了化学和统计的 Florence ,在求职时以跨学科的履历获得了面试官的青睐,也曾回应过“不稳定”的质疑;跳出舒适圈,走向了可持续设计方向的佳雨,在阿迪达斯终面里才逐渐发现学科发展与真实市场的距离......


每一次的挫败和机会,也是每一次的锻炼和成长。这些幻想家们身上曲折的人生路径与充沛的可能性,让我们看到:通往未来的路也并非单线程的。那么在不确定性丛生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为自己的明天做好准备?


以下为本期“冲破寒冬迷雾”闪聊回顾,更多完整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的播客,你可以从喜马拉雅、小宇宙等平台搜索「幻想家电台」并订阅


(以下内容共计 4200 字,阅读需要 10 分钟)


贝茜 Bessie :我当时刚开始选专业的时候,觉得数学是一个基础的学科,对我后面做什么事情可能都会比较有用,而且我自己的理科也一直都学得比较好,所以在选本科专业的时候就先选了数学。


后来我读着读着发现,数学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在牛津大学的本科,我们也更多地会学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不太涉及到应用,这让我会有一点迷茫。


我不太知道这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同时我对画画和创作非常感兴趣,所以后来在本科毕业之后,也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选择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创作。


当时挣扎了很久,但最终就 follow my heart ,听从内心的抉择吧!


林一凡 Florence:我是同时读了化学和统计这俩专业。读化学是因为高中的时候化学学得比较好,念大学的时候就选了。选统计是因为就我当时的认知而言,统计是在各个地方都能用到的学科,也是一个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当时这么选是想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其实学了以后,也发现里面很多内容都是融会贯通的。而不是化学里面就是专门只有化学,也有许多就海量的数据需要分析,生物也有海量的数据要去分析。


当你有了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再回来分析就非常轻松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贝茜 Bessie :从数学到插画,我当时也探究了很久,一开始我对两个专业都了解得不深,所以很难把差距这么大的两个领域连接到一起。


后来我创业之后,发现我从数学专业里学到了更多的逻辑思维,以及概念性的东西,比如说微积分,能够让我以模型思考的方式去看待问题。


包括我在做视觉创作的时候,比如我们三项式的 logo ,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图形,这个也和我在数学里了解到的哲理性的东西有联系。以及在我们去做一些设计的时候,灵感也会来自于生物、数学里的原理,甚至数学也会从几何、空间上对我的创作有所影响。


林一凡 Florence:我找工作最后选择去了咨询行业。我记得当时跟我一起面试的那一轮群面有 30 个学生,这 30 个学生基本上都是商科背景。而我的生化背景,在简历里就是非常出挑的。


正好大家的工作经验都是在投行或者咨询公司。而我在实验室累积的经验,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也让我显得更与众不同。到了工作后,我做的很多项目,跟专业还是有一点点相关性的。


尽管和那些我同期入职的同事相比,他们可能在商业上的积累会比我多一些,但是这块的知识补起来是很快的。


我在念书的时候累积的学术知识,也可以帮我更好地理解商业世界里的运行逻辑,而这个部分其实很难在短时间里学透,也让我在工作的时候更有优势。


贝茜 Bessie :我胆子比较大,毕业之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经验,就直接开始创业了。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插画师自做自由职业的可能比较多,也像是一个人在创业,只是我召集了一些朋友来做这个事情。


跨专业的朋友们创业会更有优势一些。因为如果是自己作为主创的话,其实对个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非常高,就真是十项全能,我现在还经常需要去 get 很多新的技能,考验快速学习能力。


我也问过很多的就是创业已有成就,或者投资的朋友,问他们说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创业,大家反馈的是只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就可以了。


回想起当时在牛津读数学的时候,每天在图书馆里啃的那些理论知识,让我锻炼出来的快速学习能力确实就是非常受用的。


雁冰:我很同意这个点,就是我们这个其实有点像之前参加过一个活动,之前 MIT Media Lab 的前主任他提过一个说法,我们所谓的“ T 型培养”,就是通才式的培养方式,就像一个 T 字,横向接触的学科领域很宽泛,底下专注于某一个专业。


大家觉得跨学科好像是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那可能是因为 T 的竖直部分还没有很稳固,或者是你还没有用到那个部分。当你发现的时候,你整个 T 就站得住了。大概是这样一个理解,我觉得他的那个说法也还蛮有趣的。




佳雨:我其实刚回来的时候,我信心满满地去投一些可持续设计类的工作。但是这一方面的公司要么就是要求你要具备自动化或环境科学这方面的背景,要么就只是想搭上环保快车,做做环保的宣传。和我想象中的那种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去推动可持续的状态有很大的落差。


当时我也被平面设计的公司拒绝过,面试官说我的东西非常有趣,但是因为我不是平面设计背景,也没有环境科学的背景,所以他没有把我当成第一人选。但为了应聘那个工作,我整个个人网站和简历都是为了那个工作去准备的,这给了我不小的打击。


他们其实只是想要一个高效作图的人,只需要一个作图的工具。而且今年的环境在各个方向都特别的差,特别是环保领域。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处在一个活下去的状态里,所以你很难要求他们去做上层建筑的东西。


林一凡 Florence:2019 年的时候,我刚毕业去了字节跳动。那年字节的人数大概是 6 万。我在字节工作了一年以后,字节的员工就变成了 10 万人,非常“骇人听闻”的数字。我当时觉得为啥要招这么多人,根本用不着这么多人。但那一年他们就疯狂地招人。


今年互联网大厂又开始疯狂地裁员。包括我以前很多同事也遇到过部门解散,被分去一些新的部门。去年我再次求职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公司没有 head count (人员编制)了。


像我自己所在的公司今年也遇到很多裁员的事情。但这个时候反而裁掉的是已经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人,他们会更愿意去招新鲜血液进来。因为从一个资本家的视角来看的话,新鲜血液非常廉价,而且也非常听话。


贝茜 Bessie :我就说说求职插画师的岗位好了,其他同学人家都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包括国内的国美(中国美术学院)、央美(中央美术学院)、国外的伦艺(伦敦艺术大学)、皇艺(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这些名校。


我虽然也是考进了伦艺,但是在作品上还是无法跟其他的插画师去竞争,所以求职上会有一些压力。加上今年大厂在裁员,新发出来的岗位需求也确实更少了,也非常能理解大家在今年这样的求职焦虑。


我有很多朋友可能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也因为裁员,或者自己对职业的重新思考就离职出来了,也借此休整了一段时间。


我觉得可以有焦虑,但也不用太焦虑,把焦虑转化成动力也挺好的。哪怕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那至少还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或者和朋友一起做项目,同样可以锻炼到自己的能力,也会有作品的积累,慢慢地在做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很多的机会。


佳雨:因为我当时北服毕业的时候,我身边的同学都是去所谓的那种服装界的大厂,还有一部分同学去画插画做图案设计。这两种都是在服装和纺织品领域比较稳妥的出路。但我就会觉得我们本科学的内容好像完全是可以胜任这方面的工作的,但这些工作让我有一种在消耗自己的感觉。


所以我当时选择了一个没有太多人选的可持续设计专业,也是想要给自己一个走出舒适圈的机会,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当时我觉得我们这几年的中国市场是完全有可能去完成用户教育,以及新的专业和领域发展的。现在也确实有在提可持续,但这个事情对普通大众来说还是很遥远,而我们离 2030 年已经很近了,离 carbon neutral (碳中和)也很近了。


直到我前几天去阿迪达斯面终面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以给阿迪达斯的设计部门赋能,也一直在提可持续的话题,但他们的面试官就告诉我说,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 85%的材料都使用可回收材料。


我觉得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而且是实打实已经投放到市场里了,就会让我怀疑当时的选择到底是为什么。当时我以为这个行业是刚刚兴起的,但是像阿迪、李宁这种行业头部的企业,其实已经投入了 10 年、15 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目前我在想我自己的价值,我能赋能给他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林一凡 Florence:送给大家三个字:“平常心”。我之前有幸在一个创业营里待过。当时每期都会邀请大佬来做分享。一般在一段创业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高峰和低谷,所以他们分享的主题就是在这个特别低落的时刻该如何去应对,我记得有一个大佬就讲了这三个字。


尽管这个因人而异,每家公司的状况也不一样,你很难去借鉴,但这三个字就非常适用于当时的我,也适用于现在已经工作了两年的我。


那就是这三个字“平常心”。心态不好了,就及时调整。很多你在面试过程中遇到的事情,可能遇到的问题,那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


贝茜 Bessie :如果我跟低谷期的朋友要说些什么的话,我会让他们再大胆一点,更平常心一点,不要过度担心。我有很多跨学科的国外的同学,他们甚至都还没有开始找工作,都在享受假期,做自己的项目,做自己的研究,投展览,他们一样也活得很开心很幸福。


我们回国之后,是因为这个大环境才造成了现在焦虑的状态。所以就要是把自己的路想得再长远一点,知道自己肯定以后是要工作三四十年的,所以也不差这几个月的时间。就让自己也去保持 positive 的心态,去学习,去旅行,去让自己开心。


一定把目光放长远。大家为什么焦虑?因为现状会让你自己觉得卡在里面了。那如果你把它放到一个长期的计划里,现阶段一个月、两个月里赚不到钱没有关系,我去计划一个一年、三年的事情。


那我就知道如何去反推回来,我现阶段一个月内该做些什么事情,帮助你把这个优先级去理顺。我觉得当你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不会太焦虑了。


贝茜 Bessie :我会真的去考虑说就是十年后的一个未来。像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其他各种技术的进步,的确会给我们造成冲击,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创意内容本身,而不是画技或者软件的技术。


我觉得技术只是基础,到后面拼的还是创意的能力,以及做深度内容的能力。


因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内容,对内容满意的阈值也会非常高。之前可能一些好的创意广告已经不能再打动现有的消费者了,大家可能刷视频什么的,遇上不感兴趣的,一秒就划掉了,所以就倒逼创作者们去产出更好更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


那怎么判断这个价值呢?我总结下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商业价值,就是这个东西本身能产生多少在商业层面的价值。比如说我们去做 IP ,那它能应用到包装上面,能产生一些周边的玩具等等,这是商业的价值。


二是社会的价值,它是否有社会意义。比如说我们去做公益型的项目,能否给社会带来价值。三是艺术文化的价值,这个我们创作出来的项目,它在艺术层面上能不能达到一定的审美,比如说带有哲学的含义,有没有文学的价值。


那么有什么东西不会被取代呢?就是自己的原创的内容。因为 AI能做的不是新的东西,它永远都是整合、模仿,用算法生成一些东西,它永远是基于人们创作的内容,再去拼凑组合出来一些东西,所以创意这个点会越来越重要。


以及自己风格的创新。比如做一个很有风格的艺术家,像梵高那样, AI 可以源源不断地把你的风格去复制出更多作品,那这也是在提高自己的生产力。这两点都是未来个人的发展方向。


雁冰:那我们怎么样去了解自己领域内最新的最前沿的东西?我自己的了解过程,第一是去看几个比较好的杂志,比如说《连线》( Weird ),它的内容、更新的频率,包括选取的话题,都非常好。 


它是英文杂志,但会员费很便宜。你可以从上面看到最新的相关领域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第二就是从 Twitter 上关注一些专业的人,他们会把第一手的信息发在自己的 Twitter 上,这个需要一定长时期的调查,去搜索去了解他们背景是什么。


当你在搜索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他背后的那家公司又是什么。我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今年在上半年的时候文字生成图片很火,但在它火之前,那个做 Disco Diffusion 模型的人*,他就已经开始在上面发自己的东西了,我那时已经关注他了。


*Twitter @gandamu_ml 


后面才出了我们现在这波在中文圈或者英文圈里都很火的工具。


后来在这个火的过程中,又加入另外一家公司 Stable Diffusion ,通过他的走的方向,你就会知道他要去哪家公司了,是不是现在这个开源的方式可能不够支撑这个模型的运转了。


这家公司现在已经是文字生成图片里影响最大的一家公司。它所开放的这个 Stable Diffusion 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具都在用的基础的内核。


......




科技寒冬下,也许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技术是否达到瓶颈,而只能说技术永远在人的预期之外。通过这次闪聊,我们亦能够预见:在人工智能对各学科形成冲击与挑战之余,寻求跨学科和 AI 的融合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那么,我们该如何探索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AI+X」成长路径,更专业更落地的解决方案又究竟在哪里?


12 月 10 日(下周六)北京时间晚 20:00,X ACADEMY 推出「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分享会,我们特别邀请到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首席算法工程师李烨与探索者们一同深入了解:


- AI 如何成为各行业下一代生产力工具?

- 非技术专业,如何在 AI 时代提升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

- 技术领域,我们又该如何才能够进入全球顶尖 AI 科技企业?


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提前一步加入社群,具体参与方式我们将在群内公布。





编辑:兵书

排版:灵〇

设计:Barry、贝迩


为了改善我们公众号的阅读体验,给大家呈现更好的内容,欢迎扫码参与我们的「读者体验升级计划」。每一份反馈对我们来说都十分重要。感谢你们的参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